中国水产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

助力现代化海洋牧场藻类产业大有可为

中国水产网2024-03-25水产养殖水产养殖硕士
水产养殖藻类,水产养殖硕士,水产养殖底改,藻类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不仅可以作为饲料、食品、药品等多种产品的原料,还可以在水产养殖中起到调节水体水质、提供营养物质、增加附着物等作用。随着人们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助力现代化海洋牧场藻类产业大有可为

   藻类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不仅可以作为饲料、食品、药品等多种产品的原料,还可以在水产养殖中起到调节水体水质、提供营养物质、增加附着物等作用。随着人们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藻类产业逐渐成为海洋牧场发展的热点之一。11月25日,2023中国水产种博会暨首届广东(水产养殖名称)海洋牧场产业大会开幕,同期“藻类产业助力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在广州举办,集结多位专家,深入研讨如何通过藻类产业助力海洋牧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上,刘胜敏副书记表示,藻类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众多海洋生物生存、产卵、孵化的场所。藻类对打造海洋牧场、建设“蓝色粮仓”,维护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广东省位于南海之滨,拥有辽阔的海洋面积,海藻的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广东积极推动海藻产业的发展,加大对海藻生产、加工和营销的支持力度,水产养殖藻类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希望通过此次分论坛的举办,能够加强各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藻类产业与海洋牧场产业实现更大的发展潜力,从而为海洋牧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何培民教授对“我国以大型藻类为主导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展望”主题进行分享,他指出,我国是养殖大国,世界上k22养殖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与此同时,我国海水养殖自身污染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养殖海域富营养化和养殖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100亿-200亿元。大型海藻具有去除氮、磷、碳等生态修复、碳汇、放氧等功能,可以为海洋动物改善环境,营造生境;近海养殖可以与大型海藻、贝类养殖紧密结合,以区域为单位,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更大格局上建设大型海藻为主导的现代化海洋牧场,获得更显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微藻海上养殖,是否是新型海洋牧场的主角?”向文洲研究员在“微藻助力海洋牧场建设的前景与展望”报告中表示,微藻富含优质蛋白与DHA等营养,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是光合固碳效率的生物,可实现资源化利用等优势,有巨大的农业革命潜力,作为新型海洋牧场的养殖开发对象,微藻能提升海洋牧场的绿色高值化能力,但也面临着成本高、碳足迹高、资源限制等产业发展瓶颈,因藻制宜、因地制宜和因用制宜是微藻产业面向海洋发展的可靠经验和必经之路。基于技术完善,适配和进一步探索,微藻养殖开发物种不断增加,产业总体产能规模继续扩大,多种微藻培养模式并举,产业向西聚变,跨行业技术集成与工程融合初现。基于这些经验,优质新资源藻种、新能源、污染碳源、边际土地和大海洋均是未来微藻产业的关键生产要素和巨大财富,通过海陆统筹,可望在海洋上更加显现和升华微藻巨大潜在价值。

   陈海敏研究员在会上介绍了浙江省海洋牧场建设情况,她表示,浙江岛礁数量众多,是良好的天然鱼塘和渔场,但海洋牧场建设方式却主要选择投放人工鱼礁,改善生物栖息地效果欠佳,海洋牧场建设行动力不够,目前,全国共有1个海洋牧场示范区,浙江省仅12个。除此之外,海藻在海洋牧场建设中的重度也不够,浙江省的藻类养殖产业主要有海带、紫菜、羊栖菜等,其中紫菜在历年藻类养殖面积中一直,占据全省养殖面积的一半以上。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养殖管理以及新品种推广等问题,导致养殖海藻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加之近岸环境治理和其他产业发展,进一步压缩了海藻近岸养殖的发展空间,海藻养殖向离岸深水区发展的趋势日渐凸显,未来应该推动现代海洋牧场发展,即集海洋生态环境优化、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和海洋产业融合发展为一体的可持续生产方式。

   202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培育壮大藻类产业”,会上,刘涛教授以“藻类育种技术与新品种培育”为主题,全面介绍了我国海藻产业结构与良种需求,大型海藻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藻类育种要求与技术选择,审定新品种及其特点。目前,我国海藻产业占全球总量的%,食用和饲料海藻养殖产量居国际首位,审定海藻新品种24个,但羊栖菜、琼枝、红毛菜等大型海藻以及微藻的品种培育还属于空白;大型海藻国内消费巨大,无法通过进口解决,自主保障是k22的选择,但是目前良种应用比例低,仍然不能满足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育种精准程度差,分子育种技术仍需要进一步突破;非常缺乏可用于育种的新现状及其测试方法,育种体系待优化完善,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联合育种体系。

   隋正红教授分享了龙须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龙须菜是一种红藻,其遗传多样性非常低,该团队通过诱变技术、基因测序等方式用于龙须菜的育种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对龙须菜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为遗传育种技术手段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对龙须菜基因编辑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将为基因功能鉴定和育种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会上,钟晨辉副研究员分享了福建海带、紫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福建省内现有省级海带良种场4家,海带育苗量和养殖产量长期居于全国首位,种苗规模大,育苗设施和理念先进,海带育苗技术,其中,海带冬季育苗技术的突破,促进了食用海带苗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保障了海带苗种业的可持续发展。紫菜贝壳苗育苗量大,助力“南菜北养”。同时,也存在海带种苗业产能严重过剩,紫菜减产问题。他建议,推动食用海带嫩苗养殖产业化能有效化解海带苗种产能过剩情况,开展养殖容量研究,建立适宜的养殖种类匹配模式,能实现紫菜丰收。

   “世界渔业看中国,中国渔业看广东”。广东是我国渔业强省,渔业历史悠久,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并举,水产品总产量和水产养殖产量稳居全国k22。广东,不仅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渔业资源丰富,还拥有先进的养殖技术、养殖装备和生产模式。渔业之于广东,既是传统产业,又是特色产业。这里有着风景独特的渔港,人文气息浓厚的渔村,技术先进的养殖设备以及衍生出来的渔文化、渔风俗。

   为充分发挥广东渔业宣传主阵地的作用,《水产养殖藻类》杂志社现面向全省长期征集片、频等新闻素材,实现用像记录美丽瞬间,生动讲述广东渔业故事、传播广东渔业文化。